工作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研究

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拓展——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

摘要: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显示了德育功能的新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向:即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德育的运作方式从个体转向组织,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转向实践。深刻认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对于拓展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工作;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自从1993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投入其中,宏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秉承“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服务理念。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和壮大,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显示出德育功能的新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趋势,有利于拓展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德育功能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转向”。

其一,德育的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大都是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夫当关”、“万夫恭听”式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这种方式已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呼唤的应该是一种贴近现实、有亲和力的教育方式。志愿者行动最大的特征就是遵循“志愿”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拒绝参加它。这似乎有些矛盾,有点像波普尔的著名论点: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能够被证伪。但如果没有自由选择的意识,没有社会对这种意识的认同,志愿者行动也不可能产生并发展得如此快。这也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吸引力所在,就在于它让广大的青年志愿者感到,这是一个没有强迫性的行动,参与者享有高度自由的行动,志愿者可以全心投入但又可以抽身而出的行动。而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权力约束关系。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志愿者行动本身需要分工、管理,但这种管理并不会对志愿者的个人自由有所约束。大学生们正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行使着自己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并选择了尊重这种权力的活动和组织。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动”无疑是利他取向的,而自由选择意识、主体意识等,似乎又是自我取向的。这种取向上的“矛盾”,正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一个根本特征:建立在自我取向上的利他行为。这种自我取向表现在参与志愿行动,不再仅仅是出于外在道德律令的要求,还越来越表现出自我道德要求的倾向。行动者主动实践道德的内驱力是他们本身的道德理想。自我道德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他者”作为手段,也就是通过“为他”达到“为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不是为了某种功利上的利益满足,也不纯是为了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超市场化行为之外的行为,恰恰扩展着志愿者的心灵体验,扩展着志愿者对人和社会的理解。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在分析美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动机时指出,在美国那样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的人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原因之一是“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当然这不是物质上的利益,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利益,“如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现,奉献社会的满足,学习新事物的机会,提高技能,参与社会,寻求情感上的慰藉,觉得自己善良、有益于人、被人需要等”。[1]从中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多数青年志愿者总是要求社会不要宣传他们的无私奉献,而要求写写他们的收获,挖掘行动的社会价值。那么,他们收获了什么呢?他们收获了友情、信任和成就感,收获了一种美妙的人生感觉。与其说志愿者服务他人,不如说志愿者在服务自己,服务自己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这可以说是志愿服务不竭的内在动力。

实现自我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的自觉追求,也是青年志愿者参与的驱动力。这就要求组织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激发起大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吸引更多有志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而这无疑是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途径。

其二,德育内容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知性德育就是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和知化的教育。知性德育曾经超越神性德育,发挥着它的优越性。然而知性德育也有着局限性。知性德育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完整性,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其实是生活内在的逻辑或规则,生活不能没有道德,道德也无法从生活中走开。生活德育可以扼要表述为:通过具体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生活道德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很好地满足了生活德育的需要,其活动内容可作以下分类:一是扶助弱势群体,如帮助孤家寡人、被遗弃的儿童,下岗失业人员,事业失败或生活失意群体;二是校园文化下基层,传播时代新文化;三是推进社区建设;四是志愿者通过环境保护宣传、生态保护宣传,推进可持续发展。随着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倡导“生活即教育”,并且指出“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2(P123)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走出了校门,走进了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接受教育,于是生活德育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社会生活由于其情境的真实性、丰富性,确保了道德冲突、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与深刻性,也使道德行为具有了真正的“德行”或“品行”的特征。当大学生走进老年福利院时,跟老年人聊天,得知不少老年人都是被子女强行安排在这个他们不愿意呆下去的地方,而且老人院里面老人之间也存在很多不为外人知道的矛盾,在老人们向他们痛哭涕流时,他们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道德冲突和震撼,认识到不管以何种理由将自己的父母“赶”到老人院都是不道德的。活动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坚定这样的道德信念:今后不管处于何种情境,一定要好好爱父母,并让他们过上好日了。当大学生走进儿童福利院时,他们看到被遗弃的孩子,会产生“恻隐之心”,也深深体会为人父母的责任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体验到责任感,学会了爱。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是德育的具体的、丰富的素材,这种德育不需要假设的、逻辑的其他东西,犹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所描述的“生活世界”。“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3(P124)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这不是一种单靠理智即可获得的知识,甚至是根本不能靠理智获得的知识。他是凭借着身体和热血、骨骼和内脏,凭借着信赖、愤慨以及迷茫、热爱和恐惧,凭借他对那永远不能通过理智去认识的存的热情信仰,而取得这种知识的。一个只能通过生活,而不是推理来获得这种知识”。4(P23)大学生志愿者在接触生活中,它就是具有道德体验的意涵。“因为道德教育本身是一种使命性存在,它始终承担着引导体验者领悟自己与周围关系世界的关联,并学会更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5(P6)

脱离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内在道德需求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如果志愿服务精神没有激发起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个体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在外力的强大影响下(包括组织压力),表面上接受了服务工作,但由于缺乏内化过程,因而也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当然更难以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行为了。以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为基本前提,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并且在真实生活中还要存在道德冲突的情境,这样才有较高的道德教育价值。

其三,德育的运作方式从个体转向组织。青年志愿活动的动力来自于人自身存在的道德理想。在传统社会中主要依赖个人的道德良心来表达道德理想。传统社会主要是以家庭伦理为主,组织程度较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有限,个人的行动只能更多地诉诸个人的动机,才可能给予很好的解释。在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虽然说人的道德与否,仍旧要从自律的角度加以确定,但在一个交往频繁、组织化程度极高、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社会,一个人想要显示自己的德性修养,他就必须是在组织化的状态中,才可以有一个更大表现空间。“志愿者行动不是一种个体化的行动方式,而是组织化的行动模式。志愿者行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美德的单纯表现,而是个人美德在公共生活中的升华和展示。因此,志愿者行动只有在个人美德与组织推动之间,才能够获得充分的道德资源支持”。6(P364)

在我国,个体所拥有的最主要的社会资本往往是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但是,这种低水平的社会资本,它难以产生普遍意义的社会认同和信任关系,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不利于个体德性的完整生成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进行。为此,有必要通过体制或制度的创新、个体权利的落实、公民社会的发展、民间自治组织的扩大等途径,整合亲缘、地缘、物缘、业缘、神缘等各种关系,培育个体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开放的、普遍的、具有规模意义的现代社会资本。高校是社会中优秀青年的集散地,具有完善的组织机制,班级、校院系的学生会、学生党支部以及其它社团组织自成体系,对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志愿精神”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这也是校园文化的特色。通过组织传播“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普适道德观念,促进全社会道德资源的增长。“志愿精神”不但成为学校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将会成为典型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将以文化形式对全社会的公民进行“反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其四,德育实现方式从理论为主转向实践为主。大学里面都开有“两课”,学生反映因其形式过于单一,效果也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于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应是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7(P15)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学生通过各种自愿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才能更深刻体会和确立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以及道德修养的意义。

大学生在志愿活动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的“三下乡”活动,通过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工厂,了解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可以得到道德体验学习。道德教育中的体验性的学习,乃是学习者在道德规范的认知学习和具体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对道德价值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以高尚情感的生成和坚定道德信念的形成为目标。生命不能没有体验,道德教育若要丰富学习者的生命内蕴、提升生命层次,就不能不借助体验。青年志愿者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体验所遭遇到的真实情境,从而培养道德信念。大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最普遍的感受是:实践出真知。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学会道德价值判断,培养了坚定的道德信念。

道德实践是道德活动的基础和最后归宿,是道德意识的外化。它是个体出于一定的道德目的所进行的自觉主动改造特定对象的道德活动。道德实践活动由主观进入客观领域,把内部完善与外部完善,自身完善与他人完善和社会完善相结合,促进社会道德变化和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生按照道德意识活动所达到的道德信念、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

 

 “中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是大有希望的事业”。[8]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当前高校紧迫的任务,深刻认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与拓展,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操学成,于天琪.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调研报告[A]. 中国共青团网站,http://www.ccyl.org.cn/

2 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 张庆熊.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 杨照明,艾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刘惊铎. 道德体验与多元价值融通 [J] .思想 理论 教育,2004,(03.

6 任剑涛.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7 窦炎国. 论道德认知[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8] 胡晓梦. 江泽民寄语青年志愿者[N]. 人民日报,2000-01-181.

 

 

(注:此文发表于《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 

更新时间:200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