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与贡献

1.中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

英国学者阿什比曾提出一个影响颇广的观点:“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由此推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特征与发展形态是该国文化教育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国际交流历史、改革发展路径等综合影响和选择的结果。应用型大学的兴起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一种有效选择。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一元化的经济体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一元性,其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在总体上说是统一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从而为应用型大学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1980年教育部批复同意成立汕头大学,拉开了三级政府办学的序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中央政府集权到向地方政府分权转变。随后,地方政府主导的“新大学运动”从沿海地区迅速向全国拓展,以“三级办学、二级管理”体制为依据、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依归的办学模式开始形成,应用型大学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截止到2010年8月,中国新兴应用型大学已经达到314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39%。

2.应用型大学兴起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

应用型大学的兴起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1%,在校生317.4万人。2010年,中国毛入学率达到26.5%,在校生达到2979万人,十几年时间增长9.3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新兴应用型大学的本科生数量占据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过程中,新兴应用型大学是强有力的“推手”,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

(2)确定了中国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底色。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都有自己的模式,如果说中国模式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中央政府的强力制度转型和地方政府的自发制度创新,将中央和省级政府举办的单一高等学校系统演变为三级政府相辅相成、公立与民办相得益彰、计划与市场各司其职的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其显著特征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包括办学主体多元、教育投入多元、教育产权多元、发展模式多元等。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新兴应用型大学既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也是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应用型大学的兴起刺激了相关政策的出台,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而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基调和底色。

(3)优化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匮乏是人口大国办教育的主要困扰。应用型大学的兴起,打破了以往由中央政府投资为主、省级政府为辅的高等教育举办体制。在1999~2010年新建的应用型大学中,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地级市的有209所,占66.5%,采用“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管理的占71.3%。“三级办学、二级管理”体制有效激发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地方的潜在资源,形成了多主体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资源配置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之路。

(4)形成了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中国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大学有着不同的使命与定位,前者以培养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使命,后者直接面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中国应用型大学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如南京工程学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创建“教学资源共建、行业全程参与、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与7家世界500强、27家著名企业共建37个高水平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与行业联办6个专业方向,共同开发68门新课程,合编40多部新教材,引进300多名工程型教师,将校企合作深入到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办学实力和培养质量快速提升。

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诉求

1.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主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两次大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突出特征是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第二次转型是从当前到未来一段时期,其突出特征是:在转型目标上,由投资驱动、硬件支撑向知识和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在转型内容上,由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知识经济转变;在转型范围上,由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全方位转型;在转型动力上,除政府的主导因素外,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明显,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基地的功能更加突出。简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实际上就是“两个推动”。一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中国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低端的局面,推动劳动力从单纯的农业、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二是实现社会事业与经济成就的协调、和谐、平衡发展。

2.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对人才的诉求。

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两个推动”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产业升级转型,而产业升级靠的是创新,靠的是人才,尤其是具备以下关键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亟待加强综合分析能力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现代产业技术交叉密集、系统集成度高,相互交融、相互依赖;二是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给工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三是工程设计日益受到法律、环境等方面的苛刻限制。从而要求现场工程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在目标、路径、方法等方面实现有机契合。

(2)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现代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技术复杂性的持续增强和技术关联性的日益增加,使得单纯依靠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历史,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综合应用将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主要手段。

(3)必要的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家发现世界、工程师创造世界的作用更加明显。技术广泛交叉、工程发明与技术创新、跨学科领域技术移植凸显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创造能力的重要。

(4)良好的沟通能力。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复杂的群体和利益相关者,从而要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懂工程技术,更要具备与相关部门、人群进行良好有效沟通的能力,这往往成为多方合作成功的前提。

(5)必要的领导能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往往需要权衡社会与技术因素做出决策,制定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并能综合把握科技、人文、政治等复杂因素之间的平衡并做出选择。

(6)终身的学习能力。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多样性,要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始终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广泛猎取知识,更新能力结构,积累实践经验。

3.中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10余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新建应用型大学一般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存在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法符合度不高的问题。面对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诉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四个不相适应”问题:一是规格层次与学术性研究型人才或高职高专人才的区分度不高,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产业技术发展及结构调整不相适应;三是培养环境封闭,教学方法传统,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不相适应;四是“理论型”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工程背景,与应用型人才“强实践”的培养需要不相适应。

三、中国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思路

面对新兴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状况,要抓住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期带来的历史机遇,有必要反思人才培养的某些基本问题,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标准到底是什么?他们与研究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仅仅强调实践能力是否等同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才能提高培养理念与培养过程的符合度?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为新兴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新兴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定位,深化改革,促进办学水平提升,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1.更新培养理念,树立大工程观。

在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我们一直力图摆脱传统培养理念的束缚,实际上,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仍在沿用以传统工程观为导向的“技术教育模式”,即:侧重技艺技能本身的研究与运用,重视处于工程经验阶段的工程实践,侧重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们往往走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强化实践教学、高层次就是多加几门理论课的误区,忽略了人才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要走出传统的“技术模式”,就要树立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大工程观”,采用“基础、实践为主,突出工程能力,兼学经管文商”的“工程教育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系列教学改革。

2.重构课程体系,体现工程导向。

众所周知,课程体系取决于培养目标。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导向,注重学科知识的纵向精深。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应当以工程为导向,注重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高职高专人才的课程体系以岗位为导向,注重专门技术的操作能力。反观我国新兴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直接套用传统本科、简单改造专科教育的情况并非少见。因此,科学制定培养方案,重新构建具有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体现“三个对接”,即: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培养标准与资质认证对接是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的重要课题。

3.创新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

我们认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体现“五个注重”,开展“五化改革”。

五个注重是指: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解决不分主次、资源稀释问题;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应用特色;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发展需求;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体现德育为先;注重个性化培养,体现因材施教。

五化改革是指:改革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构架,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过分依附课程状况,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改变科技竞赛仅是少数人爱好状况,开展“普及化”学科竞赛,普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学习评价方法,实施“多样化”考试考核,使学生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从重成绩转变为重过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弥补新兴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专业实践经验不足问题。

4.全面开放办学,实现产学研融合。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学校边界,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优化培养环境,实现产学研融合。广泛开展校企共建,形成体现行业先进水平的优质教学资源环境;学校、企业、政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据产业技术发展,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与职业资质标准,开发新课程,合编新教材;实行工学结合,交叉培养,实习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培养质量“双评价”。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符合度。

5.注重综合训练,实施项目教学。

应用型大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一是要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现象,将相互分离的、零散的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验;二是实施项目教学,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程、逐步提升的系列化项目教学体系,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整合工程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学生提供与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在合作环境下共事的机会。

6.优化师资队伍,体现多元结合。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是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思路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要“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带头人队伍,引领学校发展;建设一支教学科研骨干队伍,支撑学校发展;培育一支青年教师队伍,确保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开放合作、多元建设”。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大合作”,构建“多平台”,采取“智力引进、柔性使用”等灵活机制,聘用资深工程师、教学名师为学校发展服务,构建多元化的、具有“双师”特色的师资队伍。

更新时间:201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