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学生领袖成长计划中级、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邀请到来自国际学院的何小勇老师为学员授课。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课程是“关于做好学生工作的浅见”。在课堂上,何老师通过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学生工作与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会遇到的困难,从多个方面给在座的学生领袖们提出了指导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学生干部们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享受学生工作所带来的快乐和经历。
首先,何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了“我到底是谁”的问题,他说在做学生工作之前,每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要去学会如何去正确地看待和认知他人。在给同学们提供建议时,他引用了孟子所说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告诉同学们一个人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各种各样的毁誉都会存在,我们应该有积极应对的心理去看待毁誉。
(何小勇老师为学员耐心讲解)
紧接着老师与在座的同学们进行互动,通过请在座掌握开车技能和正在恋爱的同学们举手来告诉大家一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即:平均开车和谈恋爱超过两至三年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和处理情感的能力比周围的人强,而这种现象被称为“乐观主义偏见”。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抛弃无所不在的“乐观主义偏见”,保持“空杯心理”,放低姿态,虚心向学。
围绕问题核心“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老师从七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对优秀学生干部的要求:“做难事必有所得”、“做一个多核处理器”、“顺应时代的宣传”、“搞事情与制造话题”、“做事情:原则和坚持”、“用人、自我宣传、团队建设”、“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告诉同学们要学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知识技能、通用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不断进行自我探索,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能够到达到什么高度。
(何小勇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愉快交流)
在课程的尾声,何小勇老师告诫同学们作为学生领袖要明白被感知的事实远远大于事实,没有人能做绝对意见的持有者、代表者的道理,在做决策时要在能够结合感性判断与理性判断,果断快速决策;以及在团队工作中除了能把控全局,也要深入团队,了解细节,在实际开展工作中能够去不断审视自己,改善自己,提高自己。
当日下午,研修班有幸邀请到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的花芯老师和王依淳老师给大家讲授以“社会调查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课程,学院教务处黎莉老师也出席了本次课程。
首先给同学们授课的是花芯老师。花老师带来的主题是“调查研究概述”,其主要分成了三大部分: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使用调研、开展调查研究的步骤以及收集数据后如何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其中,花老师详细谈了有关调研的流程、调查组织和实行、调研报告的结构、数据的收集方式跟数据分析等内容。
花芯老师提到,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有三种:面对面访问、电话访问以及信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收集的数据方式也从纸质化向计算机化发展。现在流行的网络问卷则是从“信件”这种传统的数据收集法演变而来。
(花芯老师为学员授课)
休息片刻过后,王依淳老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关于问卷设计的知识,包括问卷设计的流程、方法、问卷结构以及创建问卷的注意事项等。
王老师强调了调研问卷的答案需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即所列出的选项需包括所有情况,且不能相互重叠;另外,王老师也提到问卷中应避免使用否定形式提问以避免受访者错看题目而导致调查结果的误差。不仅如此,老师还给同学们看了一份问卷作为“反面教材”,让大家运用刚才所学习到的知识来分析其不足之处。
(王依淳老师为大家授课)
最后是问答环节。在经过两个小时的学习以及思考后,同学们纷纷积极地针对两位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两位老师也都耐心地解答。
(学员提问并与老师进行交流)
部分图片来源于暨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在此特别鸣谢
文 | 淳于璐 刘玨妤
摄 | 徐雅琳
责任编辑 | 刘继徽 黎联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