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位校园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项工作  高品位校园文化

读书分享会 | 在分享中打开不同的世界

62日下午2点,时代书声系列读书分享会之交叉地带的突围与回归——品《人生》的悲剧审美在番禺校区教学楼N218举行。活动伊始,先由工作人员向参与的同学们发放书签。同学们分别在书签上写下自己推荐的书目和一句喜欢的话,并将书签交给主持人。然后由主持人抽取书签,被抽中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与书目推荐。

第一位抽到的是昭池同学,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己和自己所选的书目《巨人的陨落》。之后抽中了的几位同学,都有各自精彩的发言。比如晓然同学所讲的书目是《活着》。她在发言时如是说,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感受,而不是其他人的眼光。只有活着才能候鸟归来,春暖花开。

接着是主讲温明明老师对路遥的《人生》进行讲解和分析。他首先谈到了作者路遥的背景和地域文化。所谓的陕军东征便是指陕西作家在上个世纪在全国的影响力,其中有陈忠实、柳青等,而堪称八十年代的代表作家的路遥更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他的首部中篇小说《人生》获得了当时的全国中篇小说优秀奖,成为了许多人的偶像。

在对作者进行了介绍后,温明明老师分享了《人生》的主要内容——主人公高加林的二起三落——从高考落榜,到成为老师,再到职位被替,到与村花刘巧珍恋爱,当上宣传员,后来与她分手找回初恋,再后来遭到举报职位撤销,最后又回到农村。高加林作为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不甘于待在农村,却一次次被迫回到农村,无法以自己的能力摆脱困境,这深切地符合了当时文革末期,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人的现状。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这本书,老师朗读了书中的多处细节和心理描写来反映高加林和刘巧珍爱情的不对等,以及主人公作为读书人的自尊心态。

与其他读这本书的评论家的评论不同,温明明老师的见解独到精辟。在他眼中《人生》描述的不仅仅是高加林的成长,更是现代化进程中金钱将慢慢超过权力但最终还将被知识超越的三个维度的发展方向。但是《人生》所透露出的是当时知识虽然受到崇拜和尊重,但却无法真正改变命运的现实。这也是这本小说的精彩之处。

最后温明明老师回答了在场同学的问题,关于如何读懂一本书。老师说现在本科生并不需要把所有书都读懂,而是需要把书读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参照系,为以后读懂其他书做准备。其次,书会随着读者的年龄发生变化,书要常读,更要长读

与此同时,老师还给出了他对同学们读书的两个要求:一,读书要抓住细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书要放在历史的眼光之下去解读与分析,这才是它本来的味道。

在读书分享会的最后,在场同学们分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推荐书目以及自己的读书方式与计划。欣阳同学分享的是《北京折叠》,她认为这本书的构思很新奇精致,北京被分为了三个空间,每个空间占有各自的二十四个小时。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环卫工人,这本书就是有他穿梭在三个空间内的所见所感而写的。

接下来由心玥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她的读书方式以及大学的读书计划。她说,她喜欢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读,而不是随着性子随便读新书。她觉得这样能让她对这位作家有着更深刻的把握。

最后,老师与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合影留念。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也许越是转瞬即逝的,越值得怀念;越是浮生若梦般的,越落得婵媛。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的读书分享会吧!

来源 | 学术部

| 王宇淳

封面图 | 许钊霆

责任编辑 | 张嘉宁

更新时间:201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