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下午2:00,在学术报告厅,我们有幸邀请到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的肖和老师为第九届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初研班(以下简称“初研班”)的学员们讲述《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一开始,肖和老师以几个问题来与学员们展开互动:有无学员学习社会科学类学科,有无学员有社会调查项目的经历等。肖老师通过了解学员们的调查经历,从而激发学员们对社会调查方法的兴趣,激活课堂。
(肖和老师的生动演讲)
肖和老师将调查理论分为四个板块进行讲授:调查流程、调查模式、问卷设计、数据分析
板块一 调查流程
“研究问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学习调查流程的过程中,肖和老师以暨南大学附近的石牌村为例,向学生们说明社区类型、人口红利等专业调查术语。此外,肖老师还强调:确定好的研究目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于发现,在于积累。
板块二 调查模式
肖和老师以诺贝尔奖中数据的来源为切入点,为学员们讲解各类调查模式。学员们也通过老师提出的不同场景,思考并选择对应的调查模式。肖老师提出,随着计算机的革新,社会调查模式逐渐多样化,但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的,任何一个模式的选择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根据利弊,选择合适的模式。
(学员们认真听讲、做笔记)
板块三 问卷设计
在肖和老师开讲问卷设计前,几位学员提出了他们的疑惑——如何获得隐私问题的答案?问题该如何推进?做问卷时要把哪一块放在最前面会更好?如何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卷且能获得想要的信息……学员们带着疑惑,细听老师娓娓道来。肖和老师明确了问卷的作用——收集数据。接着肖和老师提出“测量“的概念,指出问卷是一种测量工具,测量的东西是某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并详细介绍了测量四要素和测量层次。
(学员们沉浸其中)
对于问卷本身,肖和老师清晰地介绍了问卷设计流程和多种问卷要素。问题的目标、设计、数目、顺序都有其学问,肖和老师对此表示:“与受访者沟通方式一致、问题理解一致、可让受访者愿意提供问题所需答案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肖和老师着重论述了问题的设计,并结合自我经验,向学员们分享答案设计中需注意之处。
板块四 数据分析
“一定要备份原始数据!”当提到数据分析,肖和老师激动地说道。台下的学员也纷纷点头,表示自己有因直接在原始数据上修改而造成惨痛后果的经历。此外,肖和老师还提到了查看观测值和变量数量,查看识别变量等八条注意事项,并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为我们讲解数据分析操作,举例区分变量的类型。
肖和老师通过丰富的举例让初研班的学员们领略了调查问卷设计的精妙之处,相信学员们都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愿同学们不仅能在往后社会调查工作中得心应手,还能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问卷”,收回完美的“答卷”。
(肖和老师与初研班学员合影留念)
摄影 | 陈俊杰 李婧 蔡婧茹
文稿 | 何梓聪 陈琦
排版 | 温兆琼 李冰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