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是对学生班级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是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要求,是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手段。为切实发挥班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突出各学院班会特色,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持续推进高校班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建设,根据《暨南大学班会制度》,学校决定进一步落实暨南大学班会制度,特制订相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班会为载体,突出班会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发展中的必要作用,积极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二、班会人员
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组织召开并主持实施班会工作,领导干部、兼职辅导员、班长及班干部协助开展班会工作。
三、班会责任
1.以主题为导向。明确班会主题及意义,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业就业指导及规章制度学习等,精心组织、系统设计主题班会。学院可根据学校思政工作要点,按照《“一月一主题”班会参考目录》(附件1)或自定主题开展每月班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班级建设阵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班长及班干部的积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班会中将自身由“观众”转变为“参与者”,鼓励班级学生发表观点、分享经验。
3.以育人为重点。各学院要注重班会的育人效果,要确保班会上有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有思想的启迪与激发,有情感的陪伴与互动。同时,通过学生在班会上的表现来掌握近期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及时给予重点关注学生指导教育与关心帮扶。
4.以实效为目标。各班级可依托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积极邀请校领导、学院领导、专任教师、校外导师等参与班会,突出班会实效性,避免班会开展流于表面形式,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倾听学生对班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协同联动,及时在暨南易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各班级班会开展情况,便于记录总结和互动交流。
四、有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各学院班会的开展情况,各学院应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切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开展班会为抓手,认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工作,建议将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开展班会的工作实绩纳入到学院内部的工作考核中。
2.打造先进典型
各学院对班会开展情况须认真做好记录总结,形成会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会后有总结的“一月一主题,一院一品牌”的特色班会成果。各学院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努力扩大主题班会的影响力,着力培育、挖掘、选树一批优秀主题班会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典型,进行宣传、展示和表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3.做好总结评估
各学院需于每学期末将该学期《暨南大学班会汇总表》(附件2)及班会亮点、取得成效等材料报送至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将此纳入学院各类评优的年度考核指标。
4.推动互学互鉴
各学院应开展院系间班会经验交流会,突出各院系班会特色内容,总结经验、提炼典型,形成各学院间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同时,建议各学院积极打造班会“微课程”展示项目,发挥精品班会的引领示范效应。
附件1:“一月一主题”班会参考目录
附件2:暨南大学班会汇总表
暨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5年3月31日